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中外大学校长聚焦“大学的精神与使命” 新华社天津10月2日电(张建新、刘晓艳)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时代在变化,大学有什么样的新使命?未来大学的发展,是需要更“现实”还是更“理想”……1日,在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齐聚天津大学,共商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排行榜”是中外大学校长们绕不开的话题。到底什么才是世界一流大学?是规模?是发表论文的数量?是所获得的资金支持?还是大学排行榜?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说,我们的大学一定不要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要有“定力”,有洞察力,要对自己的发展很有信心,有意志力锲而不舍地区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为之长期努力。“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你能为科学,为文明,为你的国家和民族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美国莱斯大学校长大卫·李博隆(DavidLeebron)说,追求排名只会让越来越多大学趋同,并忘记自己的特质。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无论是大学排名还是学校规模,都不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则用一个“笑话”描绘了被大学排行榜绑架给大学发展带来的危害:“大家都知道狮子是森林之王,别的动物都要向狮子学习。若干年后,除了狮子还是狮子,其他动物都成了疯子。” “我们最重要的是保持大学的多样性,我觉得这是大学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说。 “一所好的大学,其实你不用去看什么排名,你只要进去和老师、学生去谈一谈,听一听他们在想什么、怎么想问题、想什么问题,你就知道这所学校是不是世界一流了。”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的眼中,“世界一流”的大学是面对未来,引领未来的。 “作为校长,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因为现实的问题、因为要为学校谋发展等问题不得已‘功利化’。”论及大学精神和使命,席间有大学校长提出,当今的一些大学正在走向“标榜高尚”但事实上却实行“功利教育”的精神与实际“游离”的状态,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为了就业率沦落为“职业培训学校”。 对此,现任南开大学校长,曾担任天津大学校长的龚克指出,大学的确面临许多现实的压力,包括办学资金等,但我们还是需要点“精神”,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不能放弃“理想”。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则指出,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才,追求真理,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及全球发展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表示,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让学生真正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能够成为他自己,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对于大学精神、价值观,各个学校虽然有不同的阐释,但实际上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如诚实、诚信、自由。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表示,大学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怎么让我们的人才更有质疑和批判精神,这是大学的使命之所在。为此,要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容忍失败;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给学生创造自由、独立能质疑的环境。 昆士兰大学校长彼得·霍伊(PeterHoj)表示,对于大学最重要的一个使命是让学生做好未来成功的准备,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 时代在不停地变化,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此,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较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授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而在中国,大学与社会紧密结合,把知识创造和服务国家有机统一,应该是大学的价值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
各级共青团广泛开展“青年好声音”网络文化行动(9)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开展灾区社会心理影响评估,并根据需要实施心理抚慰。
杨洁篪说,金砖国家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共谋世界长治久安之道,共襄全球发展繁荣之举,共推世界多极化进程。要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要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会议认为,通过实施定向调控和各方努力,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增多。为继续有效应对下行压力,推进解决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要抓住原材料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针对发展“短板”、民生重点领域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有效投资,这可以收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增加公共产品、增强发展后劲一举多得之效。
上海开展家庭医生管理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网上澳门赌场平台备用官网
· | 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520元和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