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违规入市存在监控难题原中国社科院PG电子官网平台主页发展室主任易宪容指出,疫情之后为了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及财政政策,降低中小企业及居民的融资成本,各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消费贷的利率也在这背景下降
新华社广州3月21日电(记者 欧甸丘)针对近期有网络直播类平台出现涉“黄”涉“低俗”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近日协调部署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一批涉嫌传播淫秽视频事件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督促各地加强监测。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发出了整肃网络空间、打击涉“黄”涉“低俗”内容绝不手软的强烈信号。新华社福州9月23日电(记者 邰晓安、涂洪长)森林覆盖率长年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国率先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全国率先推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省份、全国较早探索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多年来,福建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投入、与时俱进的制度约束推进生态省建设。 近年来,福建莆田市大力推进生态治水,一度污染淤堵的PG电子官网平台主页母亲河,变身为集"防洪、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生态水系,市民足不出城便能享受到原生态的田园水乡风貌。 早在2000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便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2年8月,福建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之一。 既要发展,又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福建,正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环境、民生协调发展,让机制更活、产业更优、百姓更富、生态更美。 "生态建设既要'肯出血',又要'肯割肉'"。这是福建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取舍之道。 "肯出血"就是拿出财政的钱用到生态建设中。仅"十二五"期间,福建全省就对22个县(市)约600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实施综合治理,省级财政专项经费从过去每年3000多万元增加到3.3亿元,同时捆绑林业、园土、环保等资金,每年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资金超过15亿元。 为解决"下游发展与上游保护"不均衡问题,福建目前已在闽江、九龙江流域正式开展流域生态补偿,闽江流域每年用于上游地区生态补偿的资金达1.5亿元,九龙江流域达1.4亿元。 2013年福建出台了《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将全省国土明晰规划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4类开发区域,其中占全省五分之二的县(市)和197处区域被列入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规划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面积超过3.6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陆域面积三分之一。在一条条生态红线的限制下,福建山区、林地、水源地靠山不"吃"山,靠水不"吃"水,拒绝有污染的项目和产业。 位于闽江上游的南平市,长期以来经济体量位于全省后列。即便如此,当地也坚决摒弃粗放发展方式,不给污染项目容身之地。近年来,南平市关停矿产开发企业20多家、小木材加工企业480多家,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家重化工业企业,否决了91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 南平因水质清新,空气洁净,几乎直接达到无尘车间的要求之故,迎来著名玻璃面板生产商欧浦登生产基地落户。全球80%的苹果手机、电脑触摸屏基板生产于此。 这是当下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全省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全省12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5.95%、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2014年,福建取消了34个县(市)的GDP考核,在全国率先对各县(市、区)开展了林业"双增"目标年度考核,将森林覆盖率作为各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指标,并建立起森林资源保护问责机制,对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 自2014年9月举办首场排污权交易会以来,福建已成功进行15场集中交易,累计149家企业达成了324笔交易,排污权交易的总成交金额突破5000万元。 如今,生态资源已成为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成为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2014年,福建省实现GDP增长2.4万亿元,增长9.9%,位居全国前列。同一年,福建还迈过了人均GDP1万美元的门槛,"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新格局日渐清晰。
浙江深入开展“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已吸引400余万户家庭参与,100万余户家庭立训立规,以好家风促进好政风、好民风。绍兴市将乡贤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资源,深入挖掘当地乡贤文化资源,组织评选道德模范、好支书、爱心人士等新乡贤,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家风,用乡贤文化凝聚道德力量、传播主流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李大大在辽宁、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在发展中提质增效升级促进民生改善
新华社拉萨11月3日电(记者王守宝、张京品)作为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位于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撤地设市PG电子官网平台主页获得国务院批复。至此,西藏自治区地级市增加到3个。
· | 全国妇联举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日活动沈跃跃出席 |